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家屬適應原則 (身為家屬當然必看)

家屬適應原則


對於突然發生腦中風患者及家屬而言,都面臨一個從未有的經歷,從擔心、害怕及對病情的不了解而產生許多情緒反應。這些壓力及負面情緒,除了患者本身的調適外,家屬在照顧上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,以下就以 急性期、出院準備及復健慢性期三個時期來說明患者 在不同階段中,家屬應該如何給予適當地協助:

一、急性期
安靜環境及休養

對腦中風的病患來說,保持環境安靜及情緒穩定,避免再受外來環境的刺激是很重要的,因此倘若有許多親朋好友要探病,最好避免這段時間探訪,等病況穩定後比較適當。
掌握病況變化
當患者還處在急性期的時候,症狀很容易 出現變化,家屬須協助注意病患的狀況,包括意識是否清醒(可詢問患者人、時、地,看是否能正確回答)、觀察腦壓升高徵象如: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焦躁不安、視力模糊或複視、對溫度及刺痛感覺異常、頸部僵直等,詢問及觀察手腳有沒有麻或沒力感呼吸是否呈現不規則或呼吸暫停 等,若是病人一直睡叫不醒或有任何徵象時,應立即告訴醫護人員處理以免延誤處理的時機
飲食
在急性期時,除非接受開刀,否則大多不需要禁食;但因為患者常有臉部肌肉無力或吞嚥困難等問題,因此,需配合醫師指示採用合適的進食方式,例如:由口進食或鼻胃管灌食。若由口進食,首先應讓患者採坐姿,喝水確定沒有嗆咳,再一點一點小量地餵食。食物種類以軟質(如蒸蛋、布丁)漸進至稀飯、乾飯。
血壓控制
急性腦中風發生後由於腦壓增高以及腦循環自動 調節機轉的作用,一般而言收縮壓維持220毫米汞柱以下即可;若患者有接受血栓溶解治療,血壓需要嚴格控制使收縮壓低於185毫米汞柱。依腦中風種類不同血壓控制原則如下:
1.
出血性腦中風:應視患者個人病史,有無慢性高血壓、有無顱內壓升高、發病時間、術前術後的情況而定。一般而言,腦出血患者的血壓控制較腦缺血患者來的積極。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<180毫米汞柱,舒張壓<105毫米汞柱;如20分鐘後測量血壓仍無法恢復甚至更高時,則應給予降血壓治療。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,平均動脈壓>130毫米汞柱即需開始降血壓。對於開顱手術者其平均動脈壓盡量不要高於110毫米汞柱;若收縮壓<90毫米汞柱時,則必須給予升壓藥。
2.
缺血性腦中風:由於降低血壓可能使腦部灌流壓力不足,造成缺血區域擴大,導致腦細胞因缺血而壞死。因此,醫師會考量這些因素後才視情況使用降血壓藥物。若收縮壓<185毫米汞柱,舒張壓<105毫米汞柱,不用治療;收縮壓>185毫米汞柱,舒張壓>105毫米汞柱,如果無不適的症狀不用治療;收縮壓>220毫米汞柱,舒張壓121-140毫米汞柱,20分鐘後再測量血壓仍相同應治療。
減壓性手術急開顱手術
如果是大範圍的缺血性中風及顱內出血嚴重,因為腦壓太 高,必須將頭骨打開,以免腦部過度腫脹壓迫腦組織;另一目的是可以將出血的血塊移除。神經外科醫師會評估患者狀況,看病情是否適合開刀,與家屬解釋手術的重要性、危險性及開刀的成功率、是否需長期照顧等。當您決定接受腦部手術,則需填寫手術及麻醉同意書。

二、出院準備
在患者進入復健期,並準備回家時,要注意的事情包括:
重新安排家中每個人的角色
例如:誰來遞補患者原本在家中的角色?誰主要負責就醫的相關事宜?誰可以協助家務?盡可能讓全家的生活還是維持正常,運作不會太過混亂。
適度向親友協助並尋求可用的資源
因腦中風的治療及復健過程是一段漫長的路,此時須適時求助,社會資源的運用,如:個人的保險給付、申請殘障手冊及殘障津貼等,都是家屬可以尋求幫忙的地方。
適度安排家中環境
腦中風患者多少會留下後遺症,輕者只需要簡單的協助即可,甚至可以完全獨立;重者可能需要長期臥床,日常生活完全依賴別人協助。例如:床、浴室加裝扶手等,可以事先準備好。此外,主要照顧者也應該準備好適當的照顧方法,如:請看護、學習照護技巧、藥物的認識及定期回診的重要性等。


三、復健慢性期

持續復健
研究顯示,愈早進行復健,對患者功能的恢復愈有幫助,當患者進入恢復期(約發病7天後),病況比較不會有太大的變化,此時就應該儘早讓患者恢復一些日常生活工作,如:自己練習吃飯、換衣服等,復健醫師及治療師在此時也會協助患者和家屬,一起進行復健治療。家屬需常常給予患者鼓勵,並陪伴患者一起做復健,如此,能夠讓患者更有信心完成復建。
配合治療
腦中風的原因通常來自於某些慢性病,尤其是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等,過了急性期之後,仍需積極控制這些問題,配合醫護人員治療及檢查。 
心理支持
家人的支持是患者最大的支柱,家屬和患者在此時都應該要認識腦中風是甚麼?例如: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有那些?患者有那些症狀?那些狀況需立即就醫…..等,進而協助患者做好心理準備。在住院期間,醫護人員和患者接觸時間較多,對於患者的情況較清楚,家屬可以和醫護人員討論,如何幫助患者重建身心;除此以外,醫院的社工人員也是家屬可以尋求協助的對象,能夠幫忙家屬尋找可用的社會資源、協助處理患者的情緒及出院後安置問題等。所以,家屬在這過程中並不是孤軍奮鬥的。
克服依賴心理
患者在急性治療期,因為活動受到限制,有許多日常生活工作,如:吃飯、洗澡等,都依賴醫護人員; 在恢復期應該有少許功能已經恢復,家屬應該依照病患恢復情形,並配合復健師的指導,逐漸放手讓患者自行做,家屬在旁協助,陪伴並適時給予鼓勵。千萬不要因為心疼患者,或覺得患者做不好而幫他完成這些動作,這樣只會讓患者一直停留在依賴狀況下,而無法獨立。



家人的支持,---以正面的角度來協助病人
因傷害已造成,故必須於手術後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復健工作。接下來我想談的是,做為一位病人家屬,在事情已發生後,除了在旁照顧生活起居外,應如何對待病人以避免因一時的言行不慎,而在心理上造成傷害。家人為了不想讓先生過於擔心他的身體狀況而憂心氣餒,故對他的病情皆刻意輕描淡寫。尤其是病人最親近、最信任的家屬,絕對需克服心理上的障礙,絕不可因病人的狀況而氣餒,不要小看輕輕的一聲嘆息,其殺傷力皆有可能打擊到病人的信心

病人家屬最重要的是對待病人的態度,應是 “既溫柔且堅強”,面帶微笑的去做每一件事情,不可不耐煩,應以病人為中心。其實在這個節骨眼上,若有宗教信仰其助力是蠻大的。凡事雖不能太悲觀,但有時認命其實也不壞,因為認命所以能接受那個困境,既接受這樣的困境,也就不會唉聲嘆氣,相信在 “接受”的狀況之下,也就能 “歡喜”的去做每件事情,相對病人在正向、和諧的環境下,不就能好好的療傷,不是嗎?

現在先生已逐漸康復中,感謝台北榮總腦神經內科醫療團隊的悉心照顧,家人的援助,以及孩子們的體諒(因媽媽要照顧爸爸,所以一切日常生活皆須自己打理)。也因此次的事件,孩子們更懂得體諒、互相照顧,著實成長不少,他們也因此的困境而視為是自己的修行,不卑不吭而勇敢的面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